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是指长在子宫内膜的内层(黏膜下肌瘤)、肌层(肌壁间肌瘤)或外层(浆膜下肌瘤)的良性肿瘤,是子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纤维异常增殖所致,但形成这种异常增殖的原因至今不明。不过医学界研究指出,长期大量持续的雌激素刺激,可能是发病因素之一。
子宫肌瘤相当于中医的癥瘕范畴,多见于30-50岁以上的妇女,近年报道指发病率逐年递升,据一些内地的统计资料显示,成年女性中有20-30%的患病率。近年此病还有年轻化的趋势,笔者诊治过的子宫肌瘤病人中,最小只有16岁。
中医认为瘀血是肌瘤形成的根本原因,活血化瘀法是基本治疗,再配合患者的不同体质辨证论治,整个经期分段用药,对于气虚患者施以保气之法,但袪瘀须同时补虚,以免伤及元气,否则便徒劳无功。近年很喜欢用虫类药物,但必须逐渐加药,并嘱咐患者应配合生活及饮食调节,治疗3个月后应作妇科B超检查,跟进治疗效果。
主要方法是进行手术,磁力共振导向聚焦超声波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其次是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如促性腺激素激素激动剂(GnRHa)及米非司酮(mifepristone)等,对子宫肌瘤有短期疗效,可以纾缓症状(如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改善贫血症状)及可能缩小肌瘤,但在停药后上述症状又恢復到用药前的状态,没有实际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而且,以上药物皆有副作用,不适宜长期使用。如前者可引起围绝经期综合症状,如潮热、汗出、乾燥等,长期使用可使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质疏松。后者则可拮抗糖皮质激素,影响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为脏腑虚弱,正气不足;或寒凝血瘀,或气虚血瘀,或痰湿血瘀,总体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引致血不归经,聚而成瘤。中医经正确辨证后,运用针灸疏通,活血化瘀,消癥破结,从而增强血循环及免疫力;药艾可加强局部微循环,使药效易于深入病灶,具温宫通络的作用,并增强受孕率;而中药可整体补虚,散结化瘀,增强针灸的疗效。针灸具活血化瘀,消癥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採用的有天枢、气海、关元、中极、子宫、肾俞、次?穴等等,而在神阙、关元、中极、子宫等施以艾灸加强通络散结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