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体验中药水泛丸的製作
2010年1月,应科学委员会之邀,我到宝岛进行了为期11天的学术交流。从台北、台中到台南,走访了教育、研究、医疗、生产、贸易机构与中药市场。虽然我曾多次到过,但这次逗留的时间最长、排程最为丰富。同年4月,我又随医药专家代表团再次来到,拜老友,结新朋,共同探讨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每次去宝岛寻宝,总能满载而归。
由于篇幅关系,笔者对的中医中药情况,只能选取一二进行概述。
的中医药教育经歷了艰辛曲折的摸索过程,累积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虽然接管了,但仍然沿袭日据时期对中医的制度,当时具有中医师资格的人寥若晨星。
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实行中医的特考制度,然后发牌给合格者允许执业,可视为中医行业规管的起步。这种做法类似于现今对行医10年以上执业中医师的考试制度。
岐黄传承
正规的中医药教育开始于1966年,迟于中国10年。50年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培育出了一批批中医药专才。实施了60年的中医特考过渡制度,于2011年宣告终止,彻底结束了歷史上无正规中医教育、中医师水准良莠不齐的歷史。
在,修读中医的学生相当优秀,入学分数很高,录取率只有6%左右。迄今为止,中国医药大学是最大的中医药人材培育。中国医药大学现设有七大学院:医学院、中医学院、药学院、健康护理学院、公共?生学院、生命科学院及管理学院。
在中药的高等教育方面,2005年中国医药大学在药学院下建立了中药资源学系,学制四年,每年招生60人左右。与类似的是,目前尚无中药师的註册制度,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仍良好。事明,中药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是社会所需要的,中药专业应当办好。
在中国医药大学,笔者参加了一次中药专业的课堂教学。学院专程从台北请来了中药商公会的陈许延先生。陈先生是一位製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在现场展示了製作水泛丸的精湛技术,让在场学生们兴奋不已,我也应邀体验了一下。同学们看到我摇起药丸笸箩来好像很内行的样子,给予了鼓励的掌声。
的医学界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医实行双轨制,即如果一个人兼具医双重资格,只可选一个资格登记从业。医学生毕业之后,有10%的人从事中医,这一比例同目前医院里西医与中医人数的比例大致相符。与类似的还有一点,把西医大夫称“医生”、中医大夫称“医师”,不可混淆二者称谓。地位上是“师不如生”,听起来有些。这也说明中医有待发展,中医师的地位有待提升,现有的医疗体制有待与完善。
人口老龄化、医疗制度是世界性的难题。处理这一棘手问题,走在了前面,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许。1995年,实行全民健康保险,中医药也包括其中。在,90%以上的人都看过中医,现流行有“白天看西医,晚上吃中药”之说。然而,目前中医药在健康保险中的支付比重仅为4%。中医药在有广泛的基础,因此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约有2300万人口,西医医生约有3万人,执业中医师约有5000人。现共有医院610间,其医574间,中医36间;诊所17618间,其医9287间,中医2601间,另有牙医5730间。
科学中药
的中药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迅速,尤其以中药颗粒剂为主。称这种植物提取物为“科学中药”。现在比较大规模的科学中药製药企业有六家:台北的顺天、中坜的胜昌、平镇的科达、台中的明通、台南的港香兰和屏东的庄松荣。
的中药製药工业受日本的影响较大,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实施药品生产品质管制规范(GMP)。现有一百多家药厂,已经全部通过了GMP的验收。按照法律的,只有GMP药厂生产的药品才可以出售。由于管理严格,几年前在闹得沸沸扬扬的保济丸召回事件并没有影响到,因为之前该产品就未能获准输入。
使用的中药,包括中药原料药,主要从中国进口,品题备受关注。不少企业都前往开办自己的工厂,从原料採购、生产流程、最终产品检验、售后市场回馈等方面严格。在,“科学中药”单味药约有450种和常用复方300种,但对其定义和应用,中医药界尚有争议。有人认为,以剂型描述为“中药颗粒沖剂”最为“客观”。这样容易使人此剂型科学,相对其他传统剂型就不科学。由于医疗保险仅认可这一剂型,从而遏止了饮片与其他剂型的发展和应用。
“科学中药”以及后来在出现的“中药配方颗粒”的出现,是中药生产和应用的一种进步,但不应该过分宣传。如同咖啡一样,即溶咖啡与咖啡豆各有特点,对咖啡爱好者来说,二者的味道绝不相同。多一种剂型,意味?医患在治疗上多一种选择,但如果因此失去了其他选择,不仅仅是一种遗憾,因为中药材提取物与临床应用的饮片的等效性尚缺乏深入研究,尤其是复方的研究。目前中医师开处方时仅将传统中药饮片与“科学中药”进行剂量的换算,难免过于公式化。同仁也认为,对“科学中药”的认识与应用尚需更多的经验累积和学术研究。
的中药生产、新药的开发以及临床应用向何处去?的中药界同仁意识到,中药发展的方向不应只走中药颗粒製剂的“独木桥”,饮片等其他剂型也应当在符合?生监管的前提下,继续生产与应用。只是这一问题因涉及健康保险制度,不是中药界人士所能左右的。他们也认为,医药不能脱节,以避免重蹈日本“小柴胡汤事件”的覆辙。这些问题其实中药界人士已经达成共识。相信随?交流的深入、合作研究的进行,中药产品无论是否冠以科学之名,其生产与应用的科学化进程定会加快。
中药研究
的中药研究,主要在大学与研究所中进行,如中央研究院、教育部所属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阳明传统医学研究所、中国医药大学、高雄医学大学天然药物研究所等机构。研究所一般兼有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职责。
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是唯一一家研究所,1963年正式成立。现任所长为黄怡超教授(2014年4月起接任中医药司司长),研究所主要有中医基础医学研究组、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组、药物化学研究组、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组、资讯组等。这里录用制度非常严格,实行研究组长负责制,现在编人员仅有一半。课题组长大多有海外留学的经歷,研究团队也很精干,每年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仪器设备除各实验室外,尚有大型公用精密仪器供各研究室合作共用,堪称中药研究之龙头。
药事管理
设立有中医药的专门管理机构?生福利部中医药司,此机构现隶属于?生署,为中医药发展关口,确定方向,掌管中医药各项行政业务及研究发展工作。其成立旨为“中医现代化、中药科学化、医一元化及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司设有中医组、中药组、研究发展组、资讯典籍组与科技政策小组。委员由与来自中医药学界及产业界之代表15人组成。该委员会下设的研究发展组及其工作值得借鉴。
的药典分为《中华药典》与《中华中药典》(2013年更名为《中药典》)两部。前者为西药典,收载药品1716种,也包括一些常用生药,如芦荟、颠茄、颠茄根、安息香、美鼠李、小豆蔻、桂皮、丁香、黄连、洋地黄、龙胆、甘草、吐根、阿片、鬼臼树脂、远志、大黄、莨菪等。而《中华中药典》部分,则与中国大抵相似,但品种方面,最初仅收录200种,新版中药典于2013年初面世,收载中药300种。
或许因为没有常设的药典机构,而是临时组建的委员会,药典的内容显得比较粗疏,在科学性与完整性方面有待加强。例如,豆蔻、肉桂、丁香、黄连、甘草、远志和大黄重复收载于《药典》与《中药典》中。有关人士已经呼吁,成立专门的药典委员会。
作为港台地区中药交流的一部分,的学人从2011年开始,应邀参加了《中药材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此举对于促进港台地区学术交流,推动中药的国际化都将有所贡献。
迪化药街
大概是由于专业的原因,过去二十多年我每到一处,当地的药材市场都是必访之地。在台北,我不止一次到过迪化药街。
迪化街位于台北市淡水河畔,歷史上是来自闽南船舶的必经之地,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繁盛。1850年后这里逐渐形成了台北重要的南北货、茶叶、中药材和布匹的集散地。迪化是1947年由行政区规划时所确定的名称,称得上是台北最古老的街道。
现称为迪化商圈的街道上,早期贸易支柱中的布店现已十分零散,药材店则愈发耀眼。人参、鹿茸、燕窝琳琅满目,常见药材应有尽有。走访当天正值冬至,十全大补汤等补品格外畅销,足见大众对中药的支持和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6年开始,的?生管理部门要求,约三百种中药饮片必须要用塑胶包装,并要同食品一样附有来源与品质指标的标籤。虽说这点改进看似平常,但在中药的规范化管理方面,的确迈进了一大步。
生药店敞开的舖面前,堆放?一架架青翠的鲜草药,朝露未退,散发?阵阵药香。店员忙碌地将一把把鱼腥草、芦荟、掌、桑叶、九节茶、杠板归、穿心莲、大蓟、榕树根、委陵菜、含羞草、地耳草等分类、切製,并将剩馀者悬挂屋中备用。此次行程,多日旅途奔波让我有些上火,嗓子发痒,些许生痰。恰好途经士林夜市,买了一杯刚刚榨好并加热的甘蔗汁服下,第二天一早醒来,已是神清气爽。
鲜草药为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民间的青草药在中国南方一直使用,也有早市卖草药的民俗习惯,而且种类繁多。我在20年前曾经到过中越边界的广西靖西,那里有逢节集市卖草药的民俗。不过像台北迪化街这样,草药售卖如此集中,货品如此众多,又深入闹市,每日供应,还不多见。
现代国际市场上健康保健品以中草药茶最多,在带与热带地区,百草茶、凉茶、苦茶更是随处可见。虽说中药凉茶现已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确切疗效,安全性,均未见于典籍,现代文献亦少,这也是中草药研究领域的一大空白。
斗转星移﹐时代在发展﹐迪化街将愈加显示其歷史价值﹐现在这里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与当地民俗的旅游好去处。
“业承一祖,道传八方”,这是1998年初访时,我们赠送给同仁的对联。这些年来我愈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医药是与两岸生命密切相关的中华文化之精华,是两岸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樑,是中国界医药文明中独具的人文资源,也充满?无限商机。
我们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齐心合力,寻宝、探宝、护宝,一定能使中医药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迸发出更加璀璨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