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药膳养生
  • 拜访中医世家——吴子明老先生
  •   “我六七岁时,在家里开的诊所里,看见抬进一个瘫痪了的中年男子,患者家属走进来跪在地上求父亲救救他。父亲一番望闻问切后,思索片刻,然后开了处方让其家属去抓药服用。几天后,这个男子居然能走到诊所来复诊了。当时,年幼的我深受,觉得当医生,治病救人,真是一件好事!因此产生了立志从医的念头。”在采访吴子明时,他说起这个经历,虽然70年过去了,但记忆仍清晰如昨。“我六七岁时,在家里开的诊所里,看见抬进一个瘫痪了的中年男子,患者家属走进来跪在地上求父亲救救他。父亲一番望闻问切后,思索片刻,然后开了处方让其家属去抓药服用。几天后,这个男子居然能走到诊所来复诊了。当时,年幼的我深受,觉得当医生,治病救人,真是一件好事!因此产生了立志从医的念头。”在采访吴子明时,他说起这个经历,虽然70年过去了,但记忆仍清晰如昨。

      父亲吴震是长沙有名的中医,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自五岁发蒙读四子书,十六岁师从族中儒医吴麓樵习医,二十出道悬壶,担任过长沙中医学术小组组长,及全国中医高等院校教材审稿人。那些曾经找父亲诊过病的患者,当谈到父亲的医术及品德时,无不称赞。吴子明更因能有这样一位父亲而自豪。

      据他父亲讲,吴氏祖辈出了很多名医,他自己是家族第三代中医传人。吴子明除了从小耳濡目染,接受中医的熏陶,吴子明还深受父亲医德的影响。

      父亲从小就他:“医生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不要贪名图利,要有心肠。”在父亲90岁之际,躺在病床上,已双眼失明,当时医院的一位主任媳妇结婚八年不孕,前来问诊。父亲只能,让人抄方嘱服。一年后这位女同志居然生了小孩,夫妻俩十分感激,找到家里,才知吴父已经逝世,这居然是他最后一张处方。父亲这些事深深烙印在吴子明的脑海中,也深深影响着他的人生。

      1960年,20岁的吴子明高中毕业直接保送进湖南师范学院,因为父亲的影响和儿时的志愿,半年后转入了湖南中医学院(第一届6年制本科)学习,1966年毕业后在郴州工作十四年;1980年,他考上湖南医学院研究班,成为为数不多的医兼修的复合型人才之一。

      1983年,吴子明在湖南医学院毕业后,被选调入湖南中医学院,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从伤寒教研室到内科教研室;从内科病症研究室到食疗研究室再到中药研究室;从到副主任,再到主任、研究员。一走来,他严谨求实、认真钻研、充分发挥医之所长,从事科研、新药开发,指导研究生科研,取得了不少。

      他一位老友向笔者透露:“以他的成就和造诣,多赚点钱或出名是很容易的,但他一直与名利保持距离。”吴子明的低调、务实,也体现在他的教学当中。他桃李芬芳,悉心育人,培养了一批人,带出了一个又一个团队。他经常他的们:“一个医生只要和名和利沾上关系,就很难有大的成就”,学生不要和医药不正之风沾上关系,不要让名利控制自己的,一个好医生就要做一心只为看好病,处方要做到“效、简、便、廉”。“人若是动了歪脑筋,就难修成。”

      吴子明的学术科研较多,尤其是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中药的研究、药膳食疗等方面比较突出,其中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处方转让费就是50万。

      在近50年的学医从医历程期间,两次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主持研究开发新药5种、保健食品3种。他发表的论文30余篇,其中老年痴呆研究方面的论文被收入美国图书馆,故此受邀到美国参加学术交流并获得牌和杯。后又赴、埃及等多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深受好评。他还主编出版过很多书籍和教材,如《家常食疗养生药膳》、《宋元明清名医类案》《结合传染病学》等医药类书籍10余部。

      吴子明和同窗好友李肇夷教授(名医李聪甫之子)整编的《宋元明清名医类案》,那是他们多年读书和临床的经验力作,在《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能一窥其对中医的与坚守:

      “我两于20世纪60年代投身于中医事业,合计已逾数十载春秋,虽然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对其精华感受最深者,乃在临床。早年曾受父辈耳提面命,指授口传,学得家传之术,但他们谆谆所嘱者,正是‘临床有所造诣,前人之医案乃必读之书’,并授《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命以沉潜钻研,认真体会。韶华易逝,转眼已逾四十余载,数十年研求探索,结合临床,反复实践,深感此书却有其重要价值。”

      吴老除了看病的时间,其余大部分都深居简出,很少参加社会应酬,而是“躲”在他长沙的一处书屋内看书做学问。

      在书屋里,除了一桌一椅外,每个角落都是书,将要看的书都放在随手可以取到的地方。相比其他人的居室,吴子明的书屋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用他的话说,“我在书房,不是看书,而是享受。”。

      爱看书之人似乎都具有一个好习惯,好读书、爱书之人读完必将进行系统整理,高效做笔记,钱钟书就是如此。而吴老如出一辙,他喜欢把精彩的部分抄摘下来,制成读书卡。同时他还写得一手好字,在他的书屋里,有很多字迹俊秀的读书卡。

      他退休后的计划就是读书,也准备些回忆录,把独特而丰富的人生经历记下来。然后,四处走走,看看祖国大好河山。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大医精诚,生生不息。吴子明,他对中医事业的爱和的奉献,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

      吴子明,1940年出生,长沙人,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他在近60年从医历程中,两次中标国家级科研课题并获;主持研究开发国家级新药5种、保健食品3种;发表10余部医药类书籍,发表论文30余篇,退休前还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申请到中医内科博士点。他因其在老年痴呆研究方面的成就应邀走出国门,1995年参加美国学术病获得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