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首次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书中黄芪叫做黄耆,耆者,也,黄芪色黄入脾,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血是气的载体,气存在于血中,依附于血才不至于涣散,又跟随血运转到,学还能不断为气的运行提供营养,相辅相成,故黄芪素有“补气之长”之称。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 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产于、山西、甘肃、等地,为国家植物。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
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属约有2000种,除大洋洲外,全世界带和温带地区均产,但主要产于北温带。中国产270余种,分布于东北至西南部。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常用药方《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
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黄芪直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纵皱色淡棕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有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木部菊花纹理状,气似豆腥味微甜。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质量以根条粗长、菊花心鲜明、空洞小、破皮少者为佳;红芪以皮色红润、根条均匀、、粉性足者为佳。规格一般按粗细、长短分为三个等级。
相传,清朝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他善于针灸治疗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来,由于救坠崖儿童而身亡。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这一期中为大家介绍了黄芪的基本情况,想必大家有了对黄芪的理解,虽说黄芪是中补中益气之药,但食用方面也有着禁忌,所以在第三期下部分中,鸿京堂将为大家讲述黄芪的食用方法及禁忌方面,请大家收藏本头条号,可以随时看到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