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陈皮是橘子的果皮,生活中大多数人只吃橘肉,而把橘子皮作为垃圾丢弃掉。殊不知,果皮经过加工、干燥,兼有药食同源的价值。笔者获悉,传统干燥陈皮多是依靠天气,自然晾晒,将已开好的鲜果皮置于当风、当阳处,使其自然失水萎蔫,质地变软后翻皮,使橘白向外。
这种晾晒方法一般需要20天左右才能晒干,同时还要连续晴天。如果遇到阴雨、雨雪天气,不但晾晒时间延长,有可能因为长时间湿冷而造成陈皮霉烂的情况。之后,一些陈皮加工企业看到了用烘干窑加工桔皮的诸多优势,不仅烘干时间快、效率高、产量大,还能桔皮色泽、品质,再也不受因素的制约。
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兼具药食同源价值的陈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市场前景一片。但是,就整体而言,陈皮干燥大多还采用传统的干燥方法。相比于传统自然晾晒,烘干窑干燥陈皮优势明显,但是能源多以燃煤、燃油等为主。这类高能耗、高污染的干燥设备已受到严格甚至被使用。因此,一种新型的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的烘干设备替代传统的干燥方式是食品干燥领域发展的一种趋势。
笔者获悉,一般情况下,陈皮果皮质量接近鲜果皮质量的25%,果皮含水量约11%为成品。因此,在烘干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一方面陈皮烘干温度低,产品过于柔软,保存过程中容易发霉,甚至变质,影响其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另一方面,干燥温度过高,会导致陈皮挥发油、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过多流失,同时过于干燥,陈皮颜色会变暗,影响其外观,也不易于保存。
新型陈皮烘干设备由热泵主机和烘干房组成。整机烘干温度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定,自动化程度高。此外,在陈皮干燥过程中,产生的热气有下往上或者由上往下穿过物料的表面,加热干燥并带走水分,从而满足了许多食品等物料干燥工艺的特性要求,确保产品的干燥品质。
其实,干燥只是陈皮加工业发展的“沧海一粟”。目前,有些企业已瞄准大健康产业,把陈皮从单一的中药形式发展到深度加工、研发多种健康、保健类食品。近些年,陈皮产业“进军”生物科技领域,市场上出现了陈皮柑酵素。
据业内人士介绍,陈皮酵素是将废弃的柑肉“变废为宝”,提高陈皮副产品的附加值。随着市场的打开,以及食品技术、工艺的发展,橘子的皮、肉、渣、汁、核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对延伸陈皮产业链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新会陈皮产业。除此之外,陈皮加工业成立了地方研发中心。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与广东省中医院共建的《新会陈皮保健食品研发中心》,致力于研发陈皮新型保健产品,有力地推动陈皮加工业向大健康产业方向发展,深度延伸陈皮产业链。
大健康产业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背景下结构调整与市场升级的重要趋势。笔者相信,兼具药食同源价值的陈皮及副产品将会借助食品机械设备之力在大健康产业下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