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云南省卫计委发布紫皮石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这意味着,紫皮石斛成为继三七之后又一个可“药食同源”的植物,同时也有了作为食品开发的身份。据悉,该地方标准将于2月19日起实施。
至此,常年制约云南石斛产品发展的食字号审批已经全面打破,虽然尚且只有一个品种“解锁”,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是里程碑式的突破。业内普遍解读为“重大喜事”,势必撬动紫皮石斛食品加工业规模化发展,可为行业带来上百亿元的增收。
1月19日,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在其网站上发布了紫皮石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看到这份文件,龙陵石斛研究所所长赵菊润说:“悬了4年的心,终于放下了。”为了这份文件的出台,赵菊润所在的龙陵石斛研究所跟当地石斛企业“品斛堂”用了近4年时间联合申报,“反复做实验、写报告”。
她透露,该紫皮石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省卫计委委托龙陵石斛研究所制定。标准中列明了紫皮石斛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每日推荐食用量和不适宜人群。这份工作之所以会委托给龙陵石斛研究所来做,是因为全省70%的紫皮石斛在龙陵种植,产业集成度很高,且该研究所具备起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技术实力。
对于为何力推该食品安全标准出台,赵菊润讲了一个让人惋惜的故事:3年前,普洱市一家紫皮石斛加工企业负责人,听闻省内将出台紫皮石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想抢占先机,遂投入巨额资金购置自动化食品加工生产线,欲待标准一出台,就向市场推出一款紫皮石斛饮料。“哪知,标准并未准时出台,该企业一等就是3年,3年间企业面临资金压力,但仍苦苦,曙光会到来。”赵菊润说,现在食品安全标准下来了,可这家企业却很难再筹到资金东山再起。
她说,紫皮石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对众多石斛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块砸开食品行业的“敲门砖”,多数企业翘首以盼多年。
赵菊润介绍,紫皮石斛是药用植物石斛的一个品种,其他品种有铁皮石斛、鼓槌石斛、金钗石斛等,此次仅针对紫皮石斛出台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故其他石斛品种仍不能被加工成食品售卖。
比如,原来“品斛堂”生产的石斛酒,因当时紫皮石斛尚没有食品安全标准,企业只能打“擦边球”,将配料表中的紫皮石斛写成“仙草”,以模糊概念,产品也不敢大规模在超市柜台销售,而一旦有了食品安全标准后,石斛酒便能名正言顺地进商场柜台销售,对企业无疑是重大利好。
说到未来紫皮石斛进入食品领域后的发展空间,赵菊润立刻说出“紫皮石斛饮料”。“比如做石斛饮料,毕竟现在国内市场还是空白,一旦做成功,培育出一个‘石斛王老吉’,将会带来数百亿元的产值,可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数万人就业。”
而紫皮石斛除了添加进饮料外,还能添加到酒、面条、糕点、果冻中,发展空间很大。赵菊润说, 2012年,人参被批准列入了国家新资源食品,此后当地人参种植产业突飞猛进,呈倍速增长,预计2020年,人参产业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
此次,云南省卫计委正式发布紫皮石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为紫皮石斛进入食品领域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紫皮石斛产业发展进入新时代。这也是继三七花、茎叶后,批复同意将紫皮石斛作为地方特色食品管理,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根据业内预测,此次标准的发布,将极大地拓宽紫皮石斛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全产业链,有利于发挥紫皮石斛产业更大价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脱贫目标。
据赵菊润估算,预计到2020年末,紫皮石斛产业总产值将达80亿元,农户增收18亿元,到2030年,紫皮石斛产业总产值将达1000亿元,农户增收150亿元。虽说是地方标准,不过赵菊润表示,这丝毫不会影响本土企业生产的紫皮石斛食品(饮料、糕点、面条等)进入省外市场销售。
记者发稿时,还接到了省内生态专家杨洪斌的电话。他表示,预计铁皮石斛也有望年内被国家食品司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药食同源目录)。杨洪斌说:“紫皮石斛有了地方食品安全标准,未来如果铁皮石斛也被国家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制约石斛产业发展的绊脚石被清除后,云南省的石斛产业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食品商务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食品商务网出处。
2.转载其它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 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请与食品商务网资讯频道联系。联系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