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做饭的朋友都知道,厨房配菜有三宝“葱姜蒜”,上两周已经和大家聊过“腊八蒜”和“葱”,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呕家圣药”之称的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姜不仅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食材,更是一种药材,而姜作为药材又有生姜、干姜、炮姜之分,这三个药材虽然同为一物,但功效也有差别,生姜长于散表寒,又能温中止呕;干姜偏于祛除里寒,并能散肺中寒饮,为温中散寒之至药;炮姜善走血分,长于温经而止血。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性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咳,解毒等功效。
生姜在有“众方之祖”之称的《伤寒杂病论》中应用的频率仅次于甘草和桂枝,《伤寒论》处方中含生姜的共有39个,《金匮要略》中含生姜处方高达50余个,足以证明其在经方中应用之广泛。
食疗方:生姜六片,大枣三枚掰开,水煎二十分钟后加入葱头四个,续煎十分钟,煎好后滴入两滴醋,若感觉辛辣可以加少许红糖调一下口感。
生姜能温中散寒,祛寒开胃,止呕止痛,适用于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食少、及痛经等症,代表方如吴茱萸汤、小半夏汤、当归四逆汤等。
食疗方:针对寒犯中焦的胃脘冷痛、腹痛等症可用生姜半斤、羊肉一斤,加水3000ml煮汤口服,贫血者加当归15g,红糖少许;痛经者加小茴香10g,肉桂6g,呕者可用生姜汁开水冲服。
生姜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无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用于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喘等症多与桂枝、杏仁、厚朴等药同用,代表方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半夏厚朴汤等。
食疗方:风寒咳嗽,可取生姜6片、紫苏叶10g代茶饮;痰多者生姜6片、陈皮10g煮水;呕者加砂仁3g开水泡服。
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有毒药物中毒引起的肿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对食鱼、虾、蟹等食物引起中毒或过敏均有一定解毒作用,另外在制作海鲜大餐或各种肉类美食时加几片生姜可除腥味,有较好的调味作用。
药膳分析:生姜、葱白辛温发汗散寒;米醋酸收,防止葱姜发汗太过;糯米粥固护胃气,防止发汗太过,胃中津液不足,有散有收有补,共奏解表散寒之效,为预防、治疗风寒感冒之良方。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一般多选用老姜,洗净后切片晒干或低温烘干。性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珍珠囊》:“干姜其用有四:通心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本草求真》:“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干姜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为温暖中焦之主药。与人参、白术等同用,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等,如理中丸。与茯苓、白术等同用治脾肾阳虚,腰中冷痛等,如肾著汤。与半夏同用治胃中虚冷、干呕、吐逆等,如半夏干姜散。
干姜辛热,入心、脾、肾经,可温阳守中,回阳通脉,与附子同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亡阳欲绝,手足逆冷,下痢不止等,如四逆汤、白通汤。
干姜辛热可入肺经,能温肺散寒化饮,与麻黄、桂枝等同用治疗水寒射肺所致咳喘,痰多清稀等,如小青龙汤。
在生活中干姜常与八角茴香、花椒、小茴香、高良姜等同用,作为我们常用卤料,起到温中和胃的功效。
炮姜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品,以干姜沙烫致鼓起,表面呈棕褐色,或炒炭致外表黑色。内至棕褐色入药,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功效。炮姜由于平时生活中用到的机会较少,就不作详细解释了。
在生活中养生,在养生中享受生活。把你家的厨房变成自己的养生大药房,未病先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安从来?在今后的养生专栏里,我们会陆续推出厨房变养生药房的调料篇,八角茴香、小茴香、芫荽、芥末、荆芥、紫苏、白豆蔻、草果、丁香等等,还有养生石斛、洋参、莲子、百合、芡实、薏米、等可做粥汤、面点美食的专题,让大家学会享受美食也能养生和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