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医疾病
  • 中国儿科发展面临四题!
  •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儿科。但大家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只重视儿童专科医院这一条腿的发展壮大,轻视综合性医院及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力量。”在近日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届儿科城际间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上海新华医院)院长孙锟如是说。

      孙锟院长这番话是有数据支撑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以下简称《》)显示,2014年,中国儿科门诊数人次超过4.1亿,急诊人次达9100多万。其中,综合性医院负担了全国超过7成的儿科门急诊。

      35岁以下青年医生是医院人力资源的地基。《》显示,最近3年,有一成中国儿科医师流失。其中表现出两个特点:1、35岁以下医师流失率最高,占所有年龄段医师流失的55%。2、基层医疗机构流失最多。

      孙锟院长指出,“流失”并不代表转行。进一步分析流失率会发现,有一部分是在医院内调动;有一些是跳槽去其他医疗机构执业;有一些出国深造;还有一部分进入医疗医药公司或互联网公司——总之,他们还是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参与医疗或儿科。

      “各地兴建专科医院、多点执业、社会资本办医、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这都对儿童健康保障网的建设形成冲击。说得重一些,他们在抢夺医生资源。”孙锟院长表示,其中,尤以新建儿童医院(包括民营)的虹吸效应为重。

      他认为,新建儿童专科医院并不是盖宾馆,造幢楼、铺下床单,就能开张了。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多的儿科医生执业。

      而人从哪儿来?第一,从二级或综合性医院招。这些医院的儿科医生长期陷于地位较低、工作辛苦、收入较少的尴尬,且人手紧缺。一旦这些人被挖到儿童专科医院,那综合性医院儿科的人均工作量会加剧,个人负荷进一步加重。这会导致科室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综合性医院儿科会进一步萎缩。

      第二,光从综合性医院挖人还不够,那再到妇幼保健院和基层挖。基层医疗机构是整个儿科服务体系的“网底”。把这群人挖走,相当于挖空了本应承担最多儿科服务的人力基础。这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

      “我的观点是,在发展儿科、调配资源的过程中,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要两者兼顾、不能偏废,需要顶层设计。每个区域有一家专科医院,这是的塔尖。同时需要有大量的综合性医院作为中坚力量,还有要网底兜着。”孙锟院长说。

      如今国家力推“分级诊疗”。就儿科疾病而言,孙锟院长认为,最好的分级方法就是建立“医联体”。如2016年11月,“中国综合性医院儿科联盟”成立。联盟按照区域,选择了多家常务理事单位,由其成为该区域儿科建设的分中心,将当地县级医院、基层医院拉成网,组织进行包括儿科医生培训、患儿转诊、远程会诊、对口支援等工作。

      “这不仅是理想的就医径,也是合理的培训通道。在医联体中,要标的不同级别的医院和医生,开展不同程度的能力培养。”孙锟院长解释说,儿科临床的一大特点是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为主。基于这一现实,要充实儿科医生队伍,首先应该扩充“的地基”,发展基层儿科医生队伍。

      对这群人来说,应该具备识别疾病轻重度、处理常见疾病的能力;TA需要清楚地知道,什么程度下患儿要向上级转诊、要转到哪里继续治疗。“基层儿科医生培训不能陷入精细化、专科化误区。让一名社区医院或农村基层医院的儿科医生,学习并达到专科医院医生的能力,是错误且不科学的。”孙锟院长说。

      而让综合性医院承担培训基层的任务,常合适的。一方面,综合性医院儿科属“全科性质”,什么儿科病都看。这样的专家、主任医生对基层培训,会更接地气。

      据悉,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在筹建儿科学院。在整个前期筹划和准备过程中,上海新华医院牵头并启动以临床症状学为导向的《基础儿科学》整合式教材编写工作。这本书就是基层儿科医生的入门书,旨在解决他们的临床执业需求,为他们答疑解惑。

      “数据显示,全国有2000余家妇幼保健院和保健所,其承担的门急诊量只占总量的13%。我认为,要增加儿科服务体量,应该把这2000多家医疗机构利用、发展起来。”申昆玲教授表示,妇幼保健院和保健所的医生们具有一定的儿科基础。TA们从孩子出生起,就在关注其健康问题。而健康跟疾病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说,健康是绝大部分时间、绝大部分工作,疾病只是少部分。

      此外,妇幼保健院从街道到区,再到市、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升级为一个基础儿科组织,承担和健康相关的疾病预防、疾病筛查、早期识别、向上转诊、健康教育等工作。“应该针对这些医疗机构开展培训,充实基层医疗力量,解决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等问题。”申昆玲教授说。

      每家医院都有一个药事委员会,负责讨论该院进药问题。在综合性医院内,科占多数,最终版医院药物名录肯定以药为主。这会导致综合性医院儿科面临“无药可用”,或用药浪费的问题。

      比如,使用抗生素剂型时,儿童用量只有的1/6或1/8。如果一次使用2支,儿童都用不到半瓶。过去,为了避免药物浪费、节省医疗支出,有些好心的医生可能会组织几个家庭,合用一瓶药。彼此间说好,今天A出钱,明天B出钱——这合情,但不。

      在解决综合性医院儿科用药难的问题上,上海新华医院做了尝试:建立儿童药药事委员会,专门召开儿童药采购专题会。在国家现有对于医院药物名录的下、实施一品两规时,为儿童剂型设立一个品目,专门为儿科药进行公开招标。

      “让儿童就用儿童剂型,以降低药物浪费,减少污染。”孙锟院长说,这么做会损伤一些制药企业的既得利益,招来非议。“我们整个招标过程公平、公开、。且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孩子,为了儿科发展,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