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比说医都在评价同一幅山水画。西医也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也整体评价山水画。但西医的评价方法是,把这幅山水画分成不同的局部,看看这座山画得好不好,看看树画得好不好,然后再看看山和树之间的关系好不好,再看看画面的构图好不好,这样从不同角度、不同局部来评价。
中医呢,看见了这幅画,直接站得远远的,把整个画的内容全部看在眼里,然后作出一个整体的判断。这个判断不像“山的画法” “树的”这么标准的评价,而是诸如“神韵”、“气质”这些稍微笼统一些的描述,这是中医和西医的第二个区别。
从医疗现状谈医治疗水平
说现在的医治疗常见病疗效相近,还有一个制度上的原因,因为现在我国的中医建设,有一定的西医化倾向。
现在医院对中医大夫的考核,主要使用的是西医医院的制度:要求医生会做西医的检查、会做西医的诊断,临床疗效的考核、评价标准,都和现代西医的标准类似。有点类似于“中药”西医化的模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国家能对中医的疗效有比较严格的规范。因为西医的管理方式,易于衡量的指标更多,更便于管理部门监督医院和医生的医疗水平。有了这套规范,病人到了中医医院,不用担心自己遇到毫无水平的庸医,不用担心医院犯低级错误,可以中医医院的整体水平和西医医院持平。
但这样做的缺点,是让少数中医大夫失去了钻研传统中医的动力。既然有了现代化的西医检查设备,诊断病情方便了,少数中医医生也对机器产生了依赖性,只会根据西医的数据来看病人。比如有的中医大夫,一见到化验的结果是白细胞偏高,就一律称为阳亢,把中医的诊断简单化、机械化了。
35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