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食疗养生
  • 87岁老中医家藏医书近两万册自创多种实用养生疗法(组图
  •   扫描二维码,能观看到更多细节视频。

      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楼后面,有一座老式的六层家属宿舍楼。楼前不大的小院被小汽车和自行车挤得满满当当。一层是加高的商铺,楼层很高,楼梯很长,上六层楼等于要爬七层的台阶。87岁的老中医周健民就住在这栋楼的六层。

      我一口气爬到六层时,已是气喘吁吁。开门的是位白发老人,他正是周健民老先生。“累了吧,我们这楼太高,一般人爬不惯,但对我来说真不是个事儿。我一天至少要上下一个来回,上楼都是两个台阶两个台阶地上。”周老先生快人快语,步态轻盈,完全看不出已有87岁高龄。

      家中最值钱的就是8柜子医书

      和外表一样,这是一套老式格局的房子,总面积不过60余平方米,三个大小不一样的房间,只有一条窄窄的走廊,没有客厅。

      最大的、向阳的一间是周健民的卧室兼书房。书架很简陋,没有门,外面挂着两扇大大的布帘子。但书架规模很大,占了整整两面墙壁,而且从地通到天。

      架子里的书简直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但什么书放在什么位置,周健民却门儿清。他按照辞书、内经、仲景书、诊断类、中药书、方剂书、医古文书、医史类、古籍、性学、易经……分门别类地码放着,每一类书都有自己熟识的标记。“我家这么小的面积,却有8个书柜,近两万册医书。来过的人都说,我家像个家庭图书馆,这可是我一辈子的家业,也是我给儿女们留下的最值钱的遗产。”周健民老先生自豪地说。

      每天至少阅读两个小时

      周健民,1928年生于山西霍县,解放后在县城一个西医诊所当了学徒。1951年,周健民考入太原医专,正式走上了医学这条路。在学西医的几年中,周健民也接触到了不少中医知识。他发现,中医除了治病救人,还蕴含着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从1956年起,周健民开始钻研中医。他去参加了针灸学习班,还参加了省中医学校中医函授班,省中研中医夜大、省立医院与太原市中医学院进修班。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年过半百的周健民依然在学习。工作之余,他自费参加了省科技进修学院的医古文班和全国医古文函授班。“记得那会儿,我每天晚上从南十方山上骑车下山去新民街国师小学上课,全班40多人,我是唯一自费的,也是年龄最大的学生。但考试时,我的成绩最好。”时隔三十余年,周健民提起自己当年的考试成绩仍然很自信。

      周健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说:“除了这些医书,我还订了很多健康方面的报刊杂志,每天至少阅读两个小时。”

      书籍是不开口的老师

      现在,国际上对中医的争议很大,身为老中医,周健民非常心急,为此还专门写过一篇《中医政策的伟大业绩与误区》的论文。

      说话间,老先生轻车熟路地从自己的书架上抽出一摞书,有《中医存废之争》《如何拯救你,我的中医》……

      “我读过的还不错的医政方面的书一共有36本,这些书不仅学术观点明析,也有深刻的国学思想。中医是老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珍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建议有思想、有文化的当代年轻人有时间都去读读这些书,不仅能让身体健康,还会在思想上豁然开朗。”周健民说。“书籍是不开口的老师,开卷有益,拾到篮子里就是菜。”这个观点,被周健民老先生奉为座右铭。

      自创了很多实用养生疗法

      周健民老先生虽然年近9旬,却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大部分都很结实。而且,现在还天天在太原市的几家药房出诊,一周7天一天都不休息。“从80岁以后,我就坚持年年体检,今年体检时,连体检医生都大为吃惊地说,这老爷子血糖、血脂、血压都正常,骨骼年龄也就六十多岁。”周健民说。

      说着,周健民又走到最小的房间,猫下腰从床底下翻出一大摞材料,一边看一边介绍:“这是我写的《周式整体能量均衡医养医学模式》,曾在《中医杂志》发表过,临床实用30多年。这两张“耳穴、手穴全息学诠解彩色挂图”是我绘制的,2008年由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编撰的《精神病康复期气功按摩操》曾在全国专科医院推广……这些医学养生方法都是我这辈子当中医总结出来的,我给它们命名为‘不求人不花钱不用药’养生疗法。”

      说着,周健民开始揉耳廓、刮眼眶、拍后脑勺、舌尖转齿、拍打后背、抖腿……一步步演示起自创并亲身实践坚持三十余年的养生疗法。“方法都不难,关键是坚持。虽然我是医生,但我并不盼着别人生病。我希望大家都能按照我教的方法,自己做自己的保健医生。如果生活作息规律,并坚持日常保健,每个人都会健健康康地活到120岁。”说到这儿,老先生捶捶胸说,“我这身体再活30年没问题吧!”

      本报记者贾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