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食疗养生
  • 春季饮食有讲究 早春、仲春、晚春三个阶段大有不同
  •   春季,阳气上升,更新,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春季的养生保健也是一年之中的基础。可你知道春季饮食有哪些讲究吗?其实人们应该按照早春、仲春和晚春三个阶段进行饮食调整,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早春,是指立春到惊蛰之间的时间,这个阶段气温昼夜温差大并且气温较低,阳气逐步上升,人体内的热量消耗依然较大。据《济南日报》报道,早春时节,饮食上要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要多吃鸡肉、瘦肉、鱼类、鸡蛋、动物肝肾等食物;每天供应的蔬菜瓜果在500克到800克左右,并且在种类上要有4到5种的应季蔬菜水果,但在制作上应注意避免凉拌、生食的做法,少吃寒性的食物,如黄瓜、绿豆芽、冬瓜等。同时,不宜过早的摄入清凉的饮料,以免损伤机体的阳气。

      仲春,是指惊蛰到清明之间的时间,这时候气温进一步上升,复苏,肝气随升发,肝气渐旺并逐步偏于亢盛,而根据中医理论,肝气渐旺必然影响脾胃功能的运行,所以我们在饮食上可以增加些平补脾胃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蜂蜜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量,每日的蔬菜水果摄入量在800克以上,多吃应季的蔬菜瓜果,例如芹菜、菠菜、黄豆芽、胡萝卜等,这些应季的新鲜蔬菜瓜果有助于补充人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机体内稳定。

      在春季肝气过旺之时,还应当减少酸性物质的摄入,据《西安晚报》报道,因为酸味入肝,具有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每日摄入含30克左右糖的甜品能加强脾的功能,增强其抗御肝气的能力。此外,人们还应注意少食油腻、难以消化的食品,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以免影响脏腑功能,造成身体不适。

      晚春,是指清明到立夏之间的时间,这时春季将要结束,夏季将要开始,气温进一步升高,据南方网报道,这时的饮食宜清淡温补为主,应常食用黄绿色蔬菜及水果,还有姜、葱等辛甘助阳食材。气温不断升高,会导致人体进入易烦躁、体热较盛的状态,这时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清热解暑、养阴除烦的食物和汤饮,例如绿豆汤、酸梅汤等。

      此外,我们在调整饮食结构的时候应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防止饮食变化过快而导致脾胃不和,引发腹泻等疾病。(张晓宁)

      这也就在提示我们,降肝火调理高血压的同时,还一定要理气。现代研究发现,当归的提取物可以加快人体微循环,降低血粘度,调节血脂和人体免疫功能,因此也是现代医学语境中的良药。

      中医理论认为,春季肝气旺盛而升发,只有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肝胆在此刻发挥其解毒作用达到最高峰,人在此时也应自然充足的休息,所谓“静卧血归肝”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讲肝主疏泄,肝气一通,百脉皆通,然而肝气最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不开心容易形成肝郁,肝气一旦郁结,就会更不开心。坐下来,把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脚心贴在右大腿的内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