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重庆晚报》消息,11月8日,重庆渝北区两渝航园附近,一位68岁的老农在街头办起红苕展——展览主角不是书法不是绘画,而是百姓餐桌上再平常不过的红苕。老农还为这些红苕取了很“潮”的名字:“爷孙情深”、“初恋情深”、“胖两口老年生活好”,。
六旬老农办“红苕展”,的确是个新鲜事。在关注这件事情的“新鲜”,“潮人”们或在注意老农为不能言语的红苕取的那些“潮名”,策划人士或在揣摩这事背后的炒作……然而本人对此的在意,却是因为老农的这一句话,“人们对粗粮健康食品的关注”,进而令人想到了红苕背后的乡土文明——对于人体健康而言,多吃粗粮估计非常有益;而加补“红苕”这样的健康的乡土文明素养,何尝不应是增强国民文化“体质”的有益途径?
综观当今国民文化体质——如果可以将国民文化整体,视为某种意义上的“体质”——估计是舶来的、加工精美的“细粮”吃得多,而土生土长的、来自乡间的“粗粮”吃得少。话说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无论细粮粗粮都要搭配着吃点、统筹兼顾;然而扫描打量银屏电视放的、歌舞剧院演的、豪华舞台唱的等等,就不难发现西洋歌剧正被国民“雅俗共赏”,欧美电影占据着观众的“佳片有约”,日剧“韩流”将本土剧目挤压得喘不过气。更令人担忧的是,习惯了诸多文艺“细粮”的口味,原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在思维方式、文明认知等方面选择性地崇洋媚外;传统乡土文明等根基性的东西被长期忽略或,也就难怪面对“粗粮”般、带有浓厚传统乡土气息的《黄土地》或《白鹿原》,有人难以启齿品尝或消化,更有人甚而惶然惊诧而不知其为何物!
加补“红苕”这样的粗粮——重庆68岁老农给红苕办展览时的这句话,如能纳入文化强国、文明复兴的当今中国时代视野,应让更多人引发深思,而不能是“老农给红苕取潮名”这般、单纯字面意义上的简单解读。正在召开的党的,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家园”,文化强国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结合此般背景,重庆渝北老农给红苕取“潮名”办展览,从某个角度来看是否可以理解成为一种呼应: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像富饶而广袤的土壤,不仅承载着多姿多彩的乡土文明,还能生产出生态、健康、营养的文艺“粗粮”。
话说到此,还想啰嗦两句、对报道此事的记者表达点意思。因为他不像某些人员那样“浏览网页出新闻”、“办公室里抓‘活鱼’”,而是在11月8日中国记者节这天采访到六旬老农、笔触对准了乡土红苕——联系中国新闻界最近兴起的“走转改”活动来看,或如能长期这样“接地气”,自信而从容地将镜头或话筒、对准乡土的“红苕”与“粗粮”,那无论是增强综合国民文化体质、还是改良整个社会之生态,乐观点看无疑都是一件幸事!
(原标题:国民“文化体质”应多加补“红苕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