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截至三月三日)显示,冬季流感季节的死亡人数为317人,已超越03年沙士时死亡人数(299人)。每天仍然持续发生的流感严重个案及死亡事件让人沮丧也惊恐。注册中医学会慈善基金会日前举办全民健康活动,邀请註册中医周荣富博士和温爱诗博士,主持和主讲“中医药防治流感”专题。
今特别邀请周荣富医师主持本期“中医养生专题”,为读者详细推介如何“因时宜、看体质”预防流行感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讯,季节性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染,季节性流感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甲型流感病毒可依据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emagglutinin,即H)(H1-H15)及神经胺酸?(Neuraminidase,即N)(N1-N9)两种抗原类型,再细分为不同亚型;在及全球,现时最常见引致流感的是甲型流感H3N2和H1N1。甲型和乙型流感界上病例相若,而丙型流感病例则较少发生。
季节性流感的特徵是突发高热,咳嗽(通常是乾咳),头痛,肌肉和关节痛,严重身体不适(感觉不适),咽痛和流鼻涕,併发症包括肺炎、鼻窦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心肌炎、脑病变、脑炎、雷氏症候群等;而一般感冒则通常只有局部上呼吸道症状,多无严重合併症,较少见发烧或微烧,偶尔会有轻微的头痛,以及较少出现合併症。
流感中多数人在一周内康復,发热和其他症状消失,无需就医。而全球流感每年发病率在中约为5%至10%,在儿童中约为20%至30%,但流感可在高危人群中造成严重疾病或死亡,出现併发症风险最高的是两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以及患有慢性心、肺、肾、肝、血液或代谢疾病(例如糖尿病)等某些疾病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任何年龄的人。在本港,流感一般于一至三月和七、八月较为流行。
因时制宜:
所谓预防胜治疗,中医着重疾病的预防即治未病,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流感时期发病与否跟人体正气强弱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提高人体正气是预防流感的根本方法。
常言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日之间有“消长”的变化(日出、日落),中医预防流感其中一方法就是休息,每晚十二时前睡觉,因肝经运行的时间为凌晨一点至三点,若其间不睡而令肝脏得不到休息,则会影响气机疏泄,肝气郁结,正气受损,每晚也要睡足8小时,而午睡片刻也有益处。
“春应肝而养生”。“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以荣。”于春天,大地回春,生长,人体之阳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气血活动加强,活动活跃,肝主升发,疏泄,主理人体一身之气机,若肝气失调可致气机郁闭或疏泄太过。于春天,“生而勿杀”我们应多吃素少吃肉,也应避免吃喝酸寒品,因酸性,不利肝气疏泄,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升发之性,味道偏于辛辣的食物,以鼓舞肝胆之气,化解冬天储藏的能量,发散到体表,为人的体力和脑力活动提供充沛的能量;故春天宜多吃?、蒜、?、蓼、蒿、芥等辛嫩之菜以及各种嫩绿蔬果,而避免酸性食品,因它不利肝气宣发,也要避免生冷及油腻之品而致肝气不利升发。
因人制宜:不同体质不同食疗
寒型体质常见症状:
恶寒喜暖,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四肢冰冷,无汗,腹痛肠鸣,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推介:
二白汤以疏风散寒,材料包葱白15g、白萝蔔30g、芫荽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热型体质常见症状:
怕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乾口苦,小便短赤,大便乾结。
推介:
桑叶菊花水以疏风清热,材料包括桑叶3g、菊花3g、薄荷2g;沸水浸泡代茶饮服。
痰湿型体质常见症状:
身体肥胖,嗜睡懒动,头身沉重,咳嗽痰多,食欲减退,胃部胀满,四肢,肌肤,小便不利,大便稀烂和妇女白带过多等;
推介:
赤小豆扁豆猪骨汤以健脾祛湿;材料包括猪骨300克,赤小豆30克,白扁豆30克,薏仁30克,南北杏各5克,陈皮1/2个,煲1.5小时。
气郁型体质常见症状:
心情抑郁,情绪易波动,思维迟缓,兴趣减低,忧郁多疑,性情急躁易怒,寒热失调,头痛,咽中有异物感,乳房胀痛,胸肋肋疼痛,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喜嘆气,食欲减退和大便失调等;
推介:
解郁玫瑰花茶以疏肝解郁,材料用玫瑰花10g,加入适量清水及玫瑰花煮沸约5分钟,熄火后加入少许蜂蜜即可饮用,可重复用开水泡服。
血瘀型体质常见症状:
面色晦暗和有瘀斑,唇色紫暗,肌肤粗糙,崩甲,皮下出血,疼痛拒按,静脉曲张,毛髮乾枯,月经不调,体内出现包块,血便和情志郁结等;